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改革转型仍是应对挑战的妙棋——对我国矿产勘查市场形势的研判及其对策思考之三

        来源:国土部网站 | 作者:佚名 | 2017年7月1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业内人士直言“地勘单位是弱势群体 ,形势紧迫 ,时不我待 。地勘单位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步伐 。

        体制改革历经波折

        其实,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可谓历经波折。

        陈毓川介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地质工作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改革就开始启动 。改革的实质是地质工作实现分体运行:公益性 、战略性的地质工作由国家实施 ;商业性包括矿产勘查由市场为主运作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地勘单位要企业化。原地质矿产部的体制改革1994年8月获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的批示,到1995年成立了地质调查局和集团总公司筹备组 。1997年已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后因地矿部撤销而未实施。

        “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在1983年由石油部改变为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 ,从冶金部分出的有色金属部分 ,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改为核工业集团总公司 。原部属地勘队伍均归入各总公司。”陈毓川说,“石油部门的40多万地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化,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国家给其探矿权 ,还给了探矿经费和探矿成果,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从开发利润中提取勘查经费,后实现了公司自筹勘查经费 。其他总公司还是采取勘查开发分离,勘查靠国家,改革靠地勘单位自身多种经营的途径 ,进展很慢 ,困难重重。”

        陈毓川指出,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加大了地勘队伍体改力度。特别是2011年中央发布了分类推进改革指导意见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方敏表示,按照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年底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截至2016年底,有的省区没有完成分类 。这也说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难度大。因为直接影响后面的薪酬、社保、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机制创新。其中,分类标准和界限模糊是症结所在。

        据介绍 ,全国已有北京等21省(区、市)完成分类 ,分类方案已得到省(区、市)编办的批复 。黑龙江 、四川、云南、甘肃4个省部分单位未完成分类。如黑龙江省有色局及煤田局 、四川省地勘局 、甘肃地勘局有7家单位另行批复,云南地勘局大多数暂定为公益二类。吉林 、内蒙古、江苏、广西 、青海5个省区未完成分类。

        “以全国属地化管理的地矿局(地勘局)为例,从24 个局的446 家单位(包括局机关)完成分类情况看 ,公益类单位比重为88%(公益一类占29% ,公益二类占59%),生产经营类为12%。”方敏说,“公益一类比例高的是河北、宁夏、浙江 ,占比40%左右 ;公益二类比例高的是黑龙江、山东 、山西、甘肃 、湖南 、重庆、贵州、福建,多数超过50%。”

        1234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