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可再生能源“走出去”为何难?

        来源 :中外对话 | 作者 :中外对话 | 2020年4月1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呼吁政策支持

        报告建议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 ,突破“内保外贷”融资模式的局限 ,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多边机构和外资银行,以及长期养老保险类基金等资金来源为海外项目融资。同时 ,报告还对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出期待。

        “大发集团‘走出去’的时候,要积极介入到这些国家的风电光伏发展政策的制定”,佟江桥在网络研讨会上表示 ,“这方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做得不错,大发集团应该帮助东道国做一些能力机制的建设 。”

        此前,也有中国智库建议中国通过对外援助资金,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机制的资金需求,助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与会专家也希望,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能够加大对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报告指出 ,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中信保(Sinosure)的保险是很多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绕不过的坎。“中资银行贷款+中信保保险”模式仍是大部分项目的融资模式 。贷款银行往往要求借款人投保中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以覆盖贷款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敞口 。但是,中信保的中长期投保额度却有很大部分给予了海外煤电项目,占用了可再生能源项目可能获取的保险额度。

        创绿研究院主任白韫雯也认为,国内金融机构需要来自政策制定者更大的激励来支持可再生能源“走出去”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国内的银行进行宏观审慎评估(MPA)时,已经将其在国内发放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纳入了评估范围,但不包括其境外绿色授信的部分。“绿色信贷纳入MPA评估对银行有较强的激励”,白韫雯说。她认为  ,银保监会应该将银行类金融机构境外绿色信贷余额和增长率进行统计并纳入MPA评估。

        马骏也在网络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可以鼓励甚至要求金融机构对其投融资组合开展环境压力测试 ,推动它们加大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投入,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

        123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