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建立勘查资本市场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对我国矿产勘查市场形势的研判及其对策思考之十二

        来源:国土部网站 | 作者:佚名 | 2017年7月2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从公开的数据分析,前几年我国的矿产勘查投入中,社会资金占到了7成以上 。也就是说,矿产勘查市场已经形成了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格局。

        但伴随着矿业“黄金十年”的结束,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来的矿产勘查也出现了“资金荒” 。

        当前,商业性矿产勘查正遭遇重大挑战:一方面,缺少矿权、投资、交易 ,作为初级产品提供者的地勘单位面临“找米下锅”的窘境 ;另一方面,地质报告、矿产储量标准不受国际认可,作为支持主体的外部资金不敢进入。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7探矿者年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大声疾呼:“发展商业勘查需要载体支持,必须建立中国的矿业资本市场 ,特别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为商业性地质工作提供融资平台 ,为地勘队伍改革创造条件。”

        时机已至,准备好了么?

        2016年,对一些地勘单位来说是过得相当艰难,而一些“走出去”的矿企却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是为什么 ?

        2013年以来,全球矿业又迎来一个深度调整期 。矿产品价格出现市场分化,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向核心业务聚焦,强化其在全球商品市场流通链中的核心角色,试图依靠分布全球的渠道网络成为全球综合矿业巨头;与此同时,全球矿业布局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拉美和非洲地区吸引全球矿业投资额不断攀升,国际矿业竞争态势正在重塑。阅读各种相关分析报告不难看出,那些获得成功的矿业企业无一例外不是看准资源需求大势和行业周期低谷 ,加快业务布局调整和资产优化配置 ,分得一杯羹。

        论坛上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付水兴表示 ,中国从矿业大国走向矿业强国必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必须充分利用境外的资本市场,分享新一轮矿业周期调整带来的红利。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提出:中国地勘队伍可能的出路是转型商业勘查。

        无独有偶,在6月份举行的丝路矿业论坛上,中国矿联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也建议,应尽快把建立中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纳入议事日程 ,“此项改革早改早主动 ,条件也基本具备,否则在全球配置矿产资源与我相当不利 。”

        这些研判并非空穴来风。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 ,2400多家具有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10万个中小矿山……专家表示 ,这些都是我国具有的建设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的国企改革 ,我国地勘队伍的“脚”已进入完全市场经济状态 ;基建与开发阶段已经进入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但目前我国地勘行业完全走向商业化仍有难度 。

        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刘益康介绍 ,目前国内风险勘查投资缺乏适当的企业载体,由于地勘队伍的“身子”仅仅向企业化迈出了半步 、矿业公司盘面太大,目前我国能够作为风险投资对象的初级勘查公司凤毛麟角。

        1234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