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中国油田历史概览 ,一文掌握

        2024年3月19日

        中国石油师的成立,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下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以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和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

        这一决定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52年底 ,全国原油产量达到了43.5万吨,这是1949年的3.6倍 ,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还多,也比1949年提高了6倍多。

        这是新中国的巨大成就 ,也是石油师英勇奋斗的结果。

        玉门油矿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通过引入“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等新技术进行广泛勘探,成功发现石油沟 、白杨河、鸭儿峡油田 ,并开始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及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 。

        正是这些举措,使玉门油田成为新中国石油事业的摇篮 。

        1955年10月 ,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开启了新疆油田的建设序幕。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与建设,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

        1958年 ,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的帮助下,在冷湖5号构造上成功开采出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 ,并先后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在四川地区,一组横跨重庆、自贡和叙水的天然气矿藏被发现。为了改变西南地区石油匮乏的状况 ,石油部于1958年发起了川中大会战,并在南充 、桂花等七个地点找到了富含石油的土地。

        经过努力,到50年代末,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玉门、新疆 、青海和四川四个石油天然气基地。令人欣喜的是,1959年 ,全国的原油产量已达到了373.3万吨 。

        1960年3月,一场决定石油工业未来的重要石油大会战在大庆拉开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突破。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已经达到648万吨。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胜利之后,勘探队伍的视线开始投向渤海湾地区。经过中央的批准,1964年,在天津以南 、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 ,一场以大港油田为主,包括现今的冀东油田和华北油田的华北石油会战拉开了序幕。

        1965年,在山东发现胜利油田 ,当年原油年产量达到83.8万吨,到197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55万吨 。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江汉石油会战指挥部于同年8月1日正式成立,成为“战备”任务中的关键环节 。特殊时期的特殊会战 ,吸引了众多石油工人 、技术人员、武汉军区军人 、地方民兵和石油工业部干部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 。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到1970年,支援江汉石油会战的人数已经接近13万人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到1972年5月会战结束,江汉油田已经成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石油工业基地。

        在1970年的年初,为了迅速推动吉林油田的开发,吉林省和石油工业部共同决定,组织力量开展吉林油田会战,全面开发吉林扶余油田 。

        早在1959年的9月29日,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在扶余3号构造钻探的扶27井就成功获得了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吉林油田。

        然而,由于石油工业部当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庆石油会战上 ,所以扶余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被移交给吉林省管理。

        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的限制 ,这一工作进展相对较慢,直到1966年 ,生产原油的数量仅为10.7万吨。

        在1970年,兰州军区创建了陕甘宁地区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随后更名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正是因此,众多兰州军区的军官和战士退役后转业到陕甘宁地区参与会战 。

        经过五年的时间,到1975年9月,此次会战成功探明和开发了马岭 、红井子等油田,逐步形成了现今的长庆油田 。

        石油工业部在1970年3月22日组织了大港、江汉 、长庆等油田的3.6万名员工 ,在兴4井井场召开辽河石油会战的誓师大会。

        同时,3241和32145两个钻井队也同时鸣炮开钻,宣布辽河石油会战正式开始。之后 ,一批又一批充满革命热情的会战人员不断涌来。

        经过8年的努力,辽河油田的原油产量达到了355万吨 ,天然气产量也达到了16.5亿立方米。

        1975年4月23日,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在北京宣告成立。在大会结束后的短短104天内,已有来自胜利、长庆 、四川等油田的3856名会战职工抵达工区。

        为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会战人员住进了共计25000平米的席棚房和120栋活动板房。经过一年的努力,真武油田试产油量超过6000吨 。

        早在1958年 ,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江苏石油工业汇报时就曾指出:“如果江苏能有1吨油,就可以说江苏有石油工业了。

        如果苏北能找到油,每年产100万吨 ,就值得大搞。” 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在北京成立,104天内 ,3856名来自胜利 、长庆 、四川等油田的职工到达工区,住进了25000平米的席棚房和120栋活动板房 。

        真武油田试产油量超过6000吨 ,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江苏有石油工业”和“苏北每年产100万吨”的目标 。

        1975年9月,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文留乡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了工业油流,这标志着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正式拉开帷幕 。

        濮参1井的成功突破后 ,中原油田大会战正式开始。来自胜利、大庆、江汉、长庆、玉门等油田的石油工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原大地,开始了他们这一代石油人的历史使命。

        如今,濮阳城区的胜利路、大庆路、江汉路、长庆路、玉门路等道路的名字,都是为了纪念那些舍家弃业的第一代中原石油人。

        1975年10月,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成立,归属于总部设在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勘探 ,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 ,为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 。

        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工业生产 ,这是中原油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76年1月28日,石化部向国务院呈报了一份名为《关于组织冀中地区石油会战的报告》的文件。报告的内容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于1月30日批准了该报告 。

        会战队伍主要由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当时的大港油田)为主,同时也包括山东胜利油田 、吉林石油会战指挥部、陕甘宁长庆油田和湖北汉江油田等单位派出的队伍 。

        共计3万多人的队伍都成建制,并且携带了设备。指挥机关和后勤辅助力量也都配备了相应的人员 。一到任丘地区,各路会战大军立即投入战斗。

        他们的任务是开发和建设任丘华北油田 ,同时还需要继续打一批油井,以及建设相关的集输管网、泵站和注水站工程。

        此外 ,他们还需要对任丘古潜山周围的河间 、留路、武强、霸县、固安和武清、高阳、蠡县 、肃宁、深泽等十多个潜山进行勘探,以准备未来的战场。

        在1977年5月1日,为了进一步展开河南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石油化学工业部又从江汉、大庆 、玉门 、新疆、长庆等油田抽调了1.5万多名职工 ,他们带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助力河南石油勘探开发会战。

        早在1970年4月,江汉石油会战第一战役结束,会战工委会组织部分队伍到河南南阳地区开展石油勘探。经过不懈的努力,1971年8月,南阳凹陷南5井获得工业油流 。

        随后 ,燃料化学工业部批准江汉石油会战指挥部于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指挥部 ,进一步加强了南阳地区石油勘探 。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 ,1973年11月7日 ,燃料化学工业部决定将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改为河南石油勘探指挥部,直属燃料化学工业部领导,实施“立足南阳 ,着眼全河南”的勘探方针,在抓紧南阳盆地勘探的同时,甩开勘探泌阳、东濮 、中牟等凹陷。

        到1977年初,通过不断的努力,先后发现了双河 、王集、下二站等油田。这次的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石油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 ,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2月17日,南27井开始钻探 ;7月17日顺利完成 。1979年8月19日 ,是一个让冀东石油人永载史册的日子——南27井进行试油,日产高达28.5立方,标志着冀东油田正式被发现 。

        南27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开启了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的历史篇章。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 ,初期在南海和渤海海域进行勘探,成功打出了油气发现井。经过艰苦努力 ,1973年以后开始更新设备,并在国内和国外购进了一批自升式钻井船、三用工作船和地球物理探船等,在渤海进行探、开发试验。

        1978年8月 ,石油工业部设立了海洋石油勘探局,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 。

        成立之初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归口石油工业部领导 ,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担任总经理 。同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公司分别成立 ,负责各海域的油气探探开发工作 。

        1988年 ,塔里木石油会战的报告得到了批准。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新疆库尔勒成立了。

        这次石油会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第一次会战,这也意味着资金需要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自行筹集 。

        中国的石油开发历史上,曾经进行过最后一次以会战形式的组织,这就是吐哈石油会战。在这场会战中,从1991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大发集团累计发现了14个油田和2个气田,石油地质储量达到了18709万吨,天然气储量达到了266.7亿立方米。

        这场会战的结束 ,也标志着中国石油会战形式的历史正式画上了句号。

        来源(百家号) 作者(狈邢读历史)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