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光伏产业已成青海“名片” 新能源高速发展

        2018年3月13日

        前言 :截至2017年底 ,青海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3亿千瓦时 ,居全国第一;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91万千瓦,同比增长16%,居全国第二 ;4个光热发电项目、2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2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名单 ;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基地建设取得新成就 ,其中海南州基地建成光伏349万千瓦,海西基地建成光伏372万千瓦。国家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正在稳步推进。此外 ,2017年青海建成扶贫光伏11万千瓦 ,扶持贫困户2200户以上。885个小城镇中心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70个贫困村通了动力电。光伏产业已成为青海一张自带金边的亮丽“名片”。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燃爆了我的爱国情怀。尤其是看到影片中出现了我工作的电站——青海格尔木光伏发电站 ,真是太自豪、太幸福了。为了更多人能用上清洁能源 ,为了祖国的天更蓝 ,水更绿,我将继续奋斗 。”格尔木光伏电站员工李强明说。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青海时就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指出,“青海日照充足 、光热资源富集 ,同时有大面积戈壁荒滩,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具有得天独厚条件。要进一步做好规划和布局,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 、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2018年,至习总书记来青海视察已有两年,按照总书记绘就的蓝图,青海通过上下一心的努力奋斗拿出了一张让世人为之骄傲的成绩单 :青海太阳能发电量居全国第一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居全国第一,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二,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34倍……今天 ,“光伏产业绿色能源”不仅是青海以及全国发展的主要方向,更是青海人民的最强底气 。

        光伏产业,又一张自带金边的亮丽青海“名片”

        2016年8月23日,对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公司视察,亲切看望一线干部职工 ,并指出 ,青海有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 ,国家电投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 、资金优势 ,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 。

        总书记的嘱托全省上下铭记于心,更落实在行动中 。截至2017年底,青海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91万千瓦 ,同比增长16%,居全国第二 ;4个光热发电项目、2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2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名单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基地建设取得新成就,其中海南州基地建成光伏349万千瓦,海西基地建成光伏372万千瓦。国家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正在稳步推进。

        做光伏,青海只做最优 ,只做独有 ,只做让世人震惊。

        为了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的影响 ,提高光伏发电电能的质量 ,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探索出了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去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青海调研时高度赞扬水光互补项目 ,他说,青海省创造性提出了将光伏电站作为“虚拟水电”机组的概念 ,这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创 ,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亮点频频、成果丰硕、令人振奋。

        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组建的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研发应用了国际上首套新能源并网实时柔性控制系统,平台建设实现了在理念、模式、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和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由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更是国内第一个正式开工建设的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发电项目 ,也是国内第一个亚洲开发银行提供贷款支持的光热发电项目。

        青海清洁能源基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成果在新能源计算模型构建、多能互补电力规划和生产模拟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扎实支撑。

        黄河公司PERC电池转换效率由20.3%提升到21.5%以上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力促进了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进步。

        ……

        另外,不得不提及的是全球唯一一个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的实证试验基地——青海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 。

        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可谓是光伏发电的“百科全书”,填补了我国光伏组件和平衡部件户外公共测试平台的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实地考察时,曾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王斯成说,这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最大的一个光伏户外测试对比平台 。更重要的是,这里采用的是德国弗朗霍夫太阳能研究所负责测试对比分析系统方案,获得的数据非常有研究价值和说服力,可以为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也为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开展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 。

        新能源发展青海高站位 继续领跑全国

        在青海能燃起人们浓浓自豪感的不仅只有光伏,其他绿色新能源大发集团同样让人为之一振 。

        青海水电资源丰富,根据水力资源复查成果,全省水电资源蕴藏量达2187万千瓦 ,约占全国的3%,居全国第五位 、西北地区第二位,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最优质的黄河上游水电基地位于青海省内,目前已建成总装机容量达1145万千瓦的梯级水电站群。

        青海70米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的风资源技术开发量超过7000万千瓦,约占全国风资源技术开发量的1.3% 。青海目前已建风电场年运行小时数超过2000 ,与新疆、甘肃、宁夏相当。

        青海盐湖资源居全国首位,总储量达3300多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境内。丰富的盐湖资源可为光热发电所需的熔盐储热介质——硝酸盐提供充足的原料 ,为大规模发展光热奠定良好的基础。

        青海地热能资源种类齐全,地下热水、浅层地温能、干热岩三种类型均有分布。青海省已发现水温在25℃以上的地下热水点有63处,其中柴达木盆地地热资源总储热量达14.82×1017千焦,约占全国的4%。目前已在供暖 、发电、旅游等领域开发利用,未来利用前景广阔。

        青海省非常规油气丰富,页岩气分布面积占到全省土地面积的2/3 ;可燃冰资源远景储量350亿吨油当量以上 。

        此外,青海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居全国第一,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居全国第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第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00%清洁电力供应获得全球瞩目 ,连续7天168个小时全省电量全部由太阳能、风能及水电供应,打破了葡萄牙107小时清洁供电的世界纪录。

        青海新能源资源丰富但大发集团胸怀宽广,毫不吝啬 ,高站位、同发展是青海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

        2017年8月8日,总投资约268.3亿元的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的启动对于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代表着新能源开发外送的方向,也证明青海绿色能源将为祖国能源发展继续发挥优势。

        青海还充分利用援青机制,最大化利用通道输送能力,与江苏 、湖北等省份开展外送电交易,全年完成新能源电量外送达28亿千瓦时。

        ……

        目前,青海仍在继续破解新能源发展难题,实现清洁能源永续发展。为水风光、风光热等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而努力 。

        青海新能源全方位助推社会快速发展

        在青海光伏产业、新能源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为人们提供生产 、生活的所需能源 。它已经成为全方位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并且它就在你我的身边 。

        2016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因为当地不具备发展条件国家电网公司为其修建了首座定点扶贫光伏电站——格尔木10兆瓦定点扶贫玛多光伏电站建成投运,投运当年实现收益380万元,全部精准到户 。

        据统计,去年青海建成扶贫光伏11万千瓦,扶持贫困户2200户以上。885个小城镇中心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70个贫困村通了动力电。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省视察时指出“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保护好三江源 ,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青海通过光伏、水电 、光热、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化石能源,大幅减少能源生产消费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一座座雄伟的水电站不但为我国提供着强大的绿色能源,还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构筑了天然屏障。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水力发电企业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目前,电力装机规模1595万千瓦,清洁能源比已达到重达92%。

        依托新能源青海还探索出了一条新能源发电和装备制造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发挥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优势 ,引导东部优势企业向青海转移 ,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 ,全省已建成投产光伏制造企业12户,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建成多晶硅17501.67吨、单晶硅9828.97吨、电池及组件800兆瓦 、逆变器500兆瓦的产能 ,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全省多晶硅产量占全国的9%,亚洲硅业产能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五。其中,黄河水电电子级多晶硅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单晶硅产量占全国的19%,居全国第三位。

        新能源更成为树立西部民族地区转型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典范 。

        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建制省 ,是西藏、新疆进入内地的咽喉要地,解决好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是固藏稳疆的重要基础。新能源发展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优势 ,将西部清洁能源转换为全国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 ,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 ,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找到生态友好型的清洁脱贫之路 ,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稳定西部边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树立典范 。

        ……

        最后 ,不得不再一次由衷地感叹 ,厉害了 ,青海新能源!

        来源(世纪能源网) 作者(世纪能源网)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