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要达8%

        2017年6月26日

        日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开始印发实施。这意味着,接下来关系广州人生活的城市文化将迎来一系列变化。

        “规划”指出 ,“十三五”期间广州文化广电新闻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到2020年,将广州建设成为有文化底蕴 、有岭南特色 、有开放魅力、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市,构建枢纽型文化网络体系,建设岭南文化中心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又会对广州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每8万人将有一座图书馆

        文化底蕴的培养,少不了书香文气 。“规划”提出,广州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取得新突破,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推进图书馆 、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合理布局、有序建设 。基本建成“图书馆之城”,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

        用通俗的数字表达就是,到2020年 ,全市文化站100%达到省一级站标准,80%达到省特级站标准,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00平方米 ,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先进水平  。

        在“十三五”时期广州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表中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将完成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新馆 、白云区图书馆白云新城馆、花都图书馆新馆、番禺图书馆新馆 、南沙图书馆新馆的建设 。

        为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使用效率,“规划”提出要打造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联盟,加强馆际合作与共建共享服务。例如,建立图书馆联盟 ,推进与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联合参考咨询等资源共建共享服务。

        而这也将进一步推进广州“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的广州,按常住人口算 ,平均每8万人将拥有一座图书馆(分馆),人均公共藏书册数不少于3册。同时建立通借通还服务网络 ,到2020年前实现镇(街道)图书馆通借通还,鼓励村(社区)图书室、服务点等参与通借通还。

        根据“规划”,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建设步伐也将进一步推进 ,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 、广州文化馆 、广州科学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粤剧院等 ,也将在这五年内陆续建成。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但也可以成为经济的支撑部分。2015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913.28亿元 ,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5%。广州高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广州国际媒体港获批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核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达8个。

        根据“规划”,到2020年 ,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如何实现从5.05%到8%的增长 ?

        “规划”提出,要通过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促进文化与商贸 、科技、金融 、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繁荣文化消费市场 ,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广州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支持广州报业文化中心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广州园区) 、国家(广州)网游动漫产业基地、广东动漫城、南沙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在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方面,“规划”指出 ,广州要抓住南沙自贸片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先行先试,积极在南沙自贸片区创建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实验区 。鼓励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型文化融资和文化保险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产业。

        此外,广州还要积极发展文化金融服务业。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 、信息服务等方式,促进文化与金融,重点建设文化金融功能区,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